首页

郑州女王

时间:2025-05-30 06:52:10 作者: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获三方面新发现 浏览量:21390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阮煜琳)记者29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获悉,“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8日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方面新发现。

  据介绍,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中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新发现,在水体结构方面,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150米以内水体混合均匀,但位于混合层以下的变性绕极深层水可入侵到南纬75度区域,而冰间湖200米至400米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冰架过冷却水。

  在低营养级生物方面,罗斯海区域初级生产过程不活跃,但冰间湖0米至200米水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并在调查海域500米至2000米的深层发现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

  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鸌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

  本次考察任务由“雪龙”号、“雪龙2”号、“永盛”号货轮3船保障。这也是中国第二次在南极实施3船分航段考察,其中,“雪龙”号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永盛”号货轮自2024年11月20日从张家港起航,2025年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历时65天,航程近1.1万海里;“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5月28日返回,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自然资源部供图)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此次考察还联合英、美、澳、新(西兰)、挪、韩、泰、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迈出坚实一步。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表示,本次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中国自主研发极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执行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化和跨学科的极地综合考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外交部新任发言人林剑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巴黎奥运会中,石宇奇正是在男单1/4决赛中不敌昆拉武特,遗憾淘汰,后者则一路闯入决赛并收获银牌。奥运会后,石宇奇曾在2024深圳中国羽毛球大师赛中2比0复仇昆拉武特,此番两人的再度交手也值得期待。

鄱阳湖畔:风吹稻浪 秋粮归仓

东疆综保区管委会副主任 刘庆良:外资医院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创新政策方面需要我们大力去争取。第二,他们也想建设一个绿色医院,所以我们在能源的利用方面也去帮助企业积极争取;第三在医院的运营模式方面,我们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创新政策,把运营的模式打造好。同时也结合一些康养的、区域的特点,把医院的整体模式配合企业医院要做好。

“乌镇时间”再启,三个关键词观察构建网络空间的中国方案

伦敦华埠商会主席邓柱廷表示,黄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勇气和包容精神,这些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成为我们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强大动力。在英国这片多元文化的土地上,恭拜轩辕黄帝,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祖、传承文化,更是为了向全世界传递黄帝文化的深邃内涵和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美好愿景。通过这一活动,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黄帝精神,感受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进一步促进中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

全国工商联与中国银行签署协议 合力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北京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北端的标志性建筑,也曾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近年来,北京钟鼓楼以“中国时间文化”为核心,通过数字技术打造多种场景,提升了公众游览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也促进了中轴线历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以“文”育“体”活力四射

2024年3月1日,游客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欣赏“彩桥通天”美景。近日,随着气温回暖和上游冰凌开始融化影响,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大增,滚滚黄河水奔腾而下,飞溅起弥天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彩桥通天”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